在无菌药品生产领域,尤其是冻干制剂(如抗生素、疫苗、生物制品等)的包装环节,西林瓶作为主流容器,其密封完整性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无菌保障水平与患者用药安全。一旦瓶塞与瓶口之间存在微小泄漏,环境中的微生物、水分或氧气便可能侵入瓶内,导致药品污染、效价下降甚至引发严重不良反应。因此,对西林瓶密封性的科学验证,已成为GMP合规与质量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。
传统密封性检测多依赖物理方法(如真空衰减法、高压放电法),虽灵敏度高、无损,但无法直接模拟“微生物是否能侵入”这一最本质的风险场景。而微生物侵入法(Microbial Ingress Test)作为FDA、EU GMP及《中国药典》推荐的直接验证方法,因其高度贴近实际污染路径,被广泛用于无菌制剂包装系统的密封性确认。
作为国内医药包装检测技术的先行者,山东泉科瑞达仪器有限公司深刻把握行业需求,创新推出MIST-01微生物侵入法密封性测试仪,专为西林瓶、安瓿瓶、预灌封注射器等无菌包装设计,为冻干制剂企业提供符合国际标准、操作高效、结果可靠的密封性验证解决方案。
冻干工艺特性决定高风险
冻干过程中,瓶内形成负压,若胶塞弹性不足或压塞不严,易在运输或储存中因压力变化导致“微泄漏”。此类缺陷往往肉眼不可见,却足以让微生物侵入。
法规强制要求
《中国药典》2020年版四部通则9207《药品包装系统密封性检查指导原则》明确指出:对于无菌产品,应优先采用“能检测微生物侵入”的方法进行密封性验证。FDA《Sterile Drug Products Produced by Aseptic Processing》也强调微生物挑战试验在包装系统验证中的关键地位。
物理方法无法完全替代生物验证
尽管物理方法可检测微米级泄漏,但微生物尺寸(通常0.2–5μm)与泄漏通道的“有效渗透性”受液体表面张力、通道曲折度等影响,仅靠孔径推断存在不确定性。微生物侵入法通过真实生物挑战,提供“是否会被污染”的直接证据。
MIST-01微生物侵入法密封性测试仪基于浸没挑战+培养验证原理,严格遵循ASTM F2338、USP <1207>及药典相关要求,具备以下核心功能与优势:
精准压力-真空循环控制:
模拟运输振动、气压变化等实际工况,通过程序化施加负压(如-25kPa)并维持规定时间,促使含菌液体(如大肠杆菌、枯草芽孢杆菌悬液)向潜在泄漏点渗透。
全封闭无菌操作环境:
测试腔体采用316 不锈钢材质,支持高温湿热灭菌(121℃),避免交叉污染,确保挑战菌液仅通过包装缺陷进入样品内部。
高通量与自动化设计:
可同时测试20–50支西林瓶(视型号配置),自动完成浸没、抽真空、保压、取出、冲洗等流程,大幅降低人工操作误差与生物安全风险。
兼容多种包装形式:
除常规西林瓶外,还可适配带铝盖/塑盖、不同胶塞材质(卤化丁基胶塞、天然胶塞)及不同规格(2mL–50mL)的冻干瓶。
数据完整可追溯:
内置审计追踪功能,自动记录压力曲线、时间参数、操作日志,满足21 CFR Part 11及GMP数据可靠性要求。
“密封无小事,无菌即生命。”在药品质量源于设计(QbD)与风险控制理念日益深化的今天,微生物侵入法已成为无菌制剂包装密封性验证不可替代的“金标准”。山东泉科瑞达MIST-01微生物侵入法密封性测试仪,以专业设计、合规性能与高效体验,助力制药企业筑牢无菌屏障,守护患者安全,赋能高质量发展。
0531-88905886